400-816-1413

您的位置:

产业头条 在城西再造一个“新苏州” 苏州高新区2002年时经济总量已超10年前市区的总和

在城西再造一个“新苏州” 苏州高新区2002年时经济总量已超10年前市区的总和

2020-10-12 14:18:00 来源:苏州高新区

四季度伊始,苏州高新区举行大会,纪念开发建设30周年。回望历史,高新区创造了众多“第一”“唯一”,形成了“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新区精神;再次出发,高新区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夺取“双胜利”。本报今起推出“弘扬新区精神 再创发展辉煌”专栏,与广大读者重温这30年间高新区的高光时刻。

  苏报讯(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周建越)回望历史,是为了提振“再出发”的决心与信心。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是苏州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总结30年发展,高新区人有这样的共识。

  高新区开发建设的30年,是秉持“团结、拼搏、务实、争先”新区精神的30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甘当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的30年;将一个尘土满天的乡野农村,发展成为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集金融、商贸、文化、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苏州“一体两翼”中重要一翼。

  时间上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复江苏省委《关于保护苏州古城风貌和今后建设方针的报告》,明确规定苏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

  1986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确定了“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思路,在古城以西开辟一块区域,再造一个“新苏州”。

  1990年底,苏州新区正式启动建设,指挥部就设在三元一村一间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

  从1991年开始,我市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把新开发建设项目集聚到运河以西地区。

  1992年3月,苏州市委决定成立河西新区管委会,属市政府派出机构,赋予县级职权。同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后,国家科委发文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准开发建设面积为6.8平方公里。1993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河西新区更名为“苏州新区”,河西新区工委、管委会更名为苏州新区工委、管委会。

  199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区域面积调整为52平方公里。同年,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明确高新区是苏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综合性改革实验区,是苏州的一个新城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那时候,全国各地开发区数量不少、干劲更足,竞争十分激烈。”一位老干部回忆说,刚起步时条件非常艰苦,十几个人,账上只有5万元钱。“但我们抓住了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大干快上!”

  1995年,高新区在市区经济中所占份额已接近50%。这在全国开发区中都是少见的,被中央领导同志称赞为“白手起家,平步青云”。

  在1992年至2002年的这10年间,苏州高新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500多个、全球500强项目45个,外商投资总额20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高新区经济总量已超过10年前市区的总和;出口额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国高新区前3位。其中,引进项目投资规模和力度、上交税金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成为苏州的骄傲、江苏的骄傲,创造了众多“第一”和“唯一”,成为全国高新区的一面光辉旗帜


企业选址就找园见选址
真实信息
真实信息

海量项目资源
实地认证绝无虚假

精准匹配
精准匹配

根据您的需求
提供最佳选址方案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全流程免费带看
直到满意为止

免费服务
免费服务

不收取选址
企业任何费用